犀牛角的藥用代價
【性味】味酸、咸,性冷。
【回經】心、肝經。
【功能】清暖、涼血、解毒,主治溫病高暖、神昏譫語、驚厥抽搐、血暖吐衄。
犀牛角的藥用闡述
一、《本草大綱》:犀角,足陽明藥也。胃為水谷之海,飲食藥物必先受之,故犀角能解所有諸毒。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,風邪暖毒,必先干之,故犀角能療諸血及驚狂斑痘之證。
2、《本草經疏》:犀角,今人用治吐血、衄血、下血,傷冷蓄血發瘋譫語,發黃、發斑,瘡疽濃密暖極黑陷等證,皆取其入胃入心、散邪清暖、涼血解毒之功耳。
三、《本經逢原》:犀角,治吐血、衄血、鉅細便血,犀角地黃湯為專藥。若患久氣虛,又為切禁,以其能耗散血氣也。痘瘡之血暖毒盛者,尤其必須。然在六、七日灌漿之時,又為切禁,以其能化膿為水也,而結痂后余毒癰腫,則又不忌,惟氣虛毒盛之痘,切弗成犯。
犀牛角的使用注重
一、《雷公炮炙論》:婦人有妊勿服,能消治氣。
2、《本草經集注》:松脂為之使。惡菌、雷丸。
三、《本草大綱》:升麻為之使。惡烏頭、烏喙。
四、《本草經疏》:痘瘡氣虛無大暖者不宜用,傷冷陰證發躁,不宜誤用。
犀牛角別稱烏犀角、噴鼻犀角、印度犀等,為犀科植物白犀牛、黑犀牛、印度犀牛、爪哇犀牛、蘇門答臘犀牛等的角,入藥具備清暖、涼血、解毒的功能,對溫病高暖、神昏譫語、驚厥抽搐、血暖吐衄等癥有醫治作用,上面咱們就一路來望一望犀牛角的藥用代價吧!